
北京市环保局
2019-12-20
北京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(一期)项目,主要根据环境信息化“十二五”总体目标和工作目标的要求,以加快实现“感知环保”信息化体系建设,加强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能力建设。项目建设将遵循分步推进的原则,重点建设针对大型燃煤锅炉、重点工业废水排放单位、污水处理厂和危险废物处理厂的自动监测系统,初步组建排污单位、区县环保局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网络建设,提高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传输、储存、处理、分析和评价能力,实现污染源数据在各级环保部门之间共享,为污染源的有效监管,为全市的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。
数据中心建设,是北京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(一期)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数据中心应建设成以数据服务环境管理为准则,数据应用方式为重点,数据服务个性化定制为特色,环境管理业务领域为主导,数据运行环境稳定完善的环境数据中心。加强网络、安全、服务器及存储、系统软件等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,以数据管理为核心,充分利用虚拟化、云计算、ETL、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,整合原有信息化设备与信息资源,优化资源的使用率,打造通畅的环境管理数据沟通渠道,充分体现环保数据的共享应用能力、决策支持能力及应用支撑能力,实现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支持的总体目标。
· 全局的管理思路
因为相关政务部门和下级单位众多、链路繁杂,通过IT运维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的物理拓扑图,动态实时的反映了网络布线信息,设备运行状态及链路的流量变化情况等,成都社保的技术人员可以一幕了然的掌控整个网络的实时运行状态,全面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。
· 事前的把控能力
通过全局的流量分析,协助信息管理人员了解到网络底层信息,7X24小时的自动进行数据分析,可以保证随时捕捉网络数据异动,实时分析把控正常业务流量和异常流量,并且通过故障管理定位和丰富的告警类型,成功实现“事前运维管理”。
· 高效的管理能力
通过IT运维管理系统,IT管理人员可以实时发现问题征兆、快速定位、及时操作;处理各种事件由被动变为主动,把IT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,大幅度提高了成都社保信息中心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
· 持续性推动政务建设出效绩
北京环保局的访问量不断增加,而相关业务种类也在增加,而通过实施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可持续的管理,对其网络基础设施、网络流量、服务资源与政务系统的多层次管理架构实现了IT技术与政务系统的有效融合,切实提高了北京环保局的电子政务水平,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市民和企业,稳定促进北京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。